谈到疫苗接种,很多人都会认为预防接种是小孩子的事。过了6岁以后基本和疫苗也作永久告别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然,成年人也需要通过预防接种提供保护!
通过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还能节省治疗费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几种值得成年人接种的疫苗。
一、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是由于既往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因免疫功能降低等原因出现复发造成的。除了导致皮疹和烧伤、割伤一样的疼痛外,还可能出现包括后遗神经痛、失明、死亡等严重后果,甚至疼到让人无法忍受。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50岁以后尤为明显,这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细胞免疫功能衰减有关。为了降低上述情况风险,建议所有≥50岁成年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带状疱疹疫苗经过临床验证对50岁及以上的人群超过90%的保护效力,安全性良好。
提醒:50岁及以上人群可以接种,无论既往是否得过水痘或者带状疱疹的人均可接种。接种程序为两剂次,间隔时间2个月。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14天即可。
二、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突起高热、咽痛、咳嗽、头痛、肌痛及全身不适等。每年仅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就能够带走29~65万人的生命,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5%~15%)和流感。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及患有基础疾病者罹患流感后容易引发并发症甚至死亡。
成年人中,健康成年人同样逃不过流感侵袭,会成为病人和传播者,而老年人、慢病人群可能会有更高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更需要疫苗保护。
因此,建议≥18岁的所有无禁忌症的成人接种流感疫苗。且老年人患流感后发生重症、死亡风险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人群,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人群。
提醒:流感病毒易于变异,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基于对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病毒流行株的预测结果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全球各国的疫苗企业根据WHO的推荐生产当年的流感疫苗,因此不同年度流感疫苗针对的流感病毒株可能会有所差异。
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可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体内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接种一年后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降低。为保证接种人群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即使流感疫苗组分与前一季节完全相同,仍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
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或由定植菌导致自体感染,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和非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和菌血症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差异,肺炎链球菌可分为90多种血清型。
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预防由疫苗含有的2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推荐用于慢性病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2岁以上体质较弱的儿童及成人等高风险人群。
提醒:建议肺炎球菌疫苗可与流感疫苗同时接种,可以有效降低肺炎球菌和流感病毒感染。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通常只接种1剂。对于功能性/解剖性无脾和免疫抑制等特定高危人群推荐接种第2剂,与前1剂至少间隔5年。
四、宫颈癌疫苗
HPV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简称。HPV可分为两类:致癌型(高危型)和非致癌型(低危型),HPV能增加尖锐湿疣、口腔癌和宫颈癌等的风险。
HPV16型具有最高的致癌性,大概55%~60%的宫颈癌病因与其有关。
HPV18型的致癌性居第二位,与10%~15%的宫颈癌相关。
不过,感染HPV不代表一定会得宫颈癌,只有一小部分感染高危型HPV的女性会最终发展为宫颈癌。
但是如果持续HPV感染1~2年以上,无论什么年龄,都意味着后续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的风险明显增高。
提醒:9岁以上男女均可接种HPV疫苗:
·二价HPV疫苗:接种3剂,0,1,6个月各接种1剂。
·四价和九价HPV疫苗:接种3剂,0,2,6个月各接种1剂。
五、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是一种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的疾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性行为过程中传播。
这种疾病的病死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也会增加合并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地区出现甲型肝炎高度散发的情况。
我国是在2008年才将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很多成年人没有抗体,因此可以考虑接种甲肝灭活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提醒:成人免疫接种程序:接种2针,间隔6个月。
六、乙肝疫苗
不要简单的认为打乙肝疫苗的都是小宝宝的事儿,事实上,目前成年人已成为我国新发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调查显示,我国50%的成人有感染乙肝病毒的潜在危险,但很多成年人并没有意识到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仅约为15%。
很多人觉得只要配偶不是乙肝感染者、没有婚外性行为、不输血,就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你知道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尖锐物品刺伤也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吗?你知道自己破损的伤口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也可能被感染吗?
提醒:成人免疫接种程序:所有人员均可接种,接种前出示3个月以内的乙肝两对半检测报告单。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的家属,血液透析者或是器官移植者,医学院校学生、医务工作者及其他工作中暴露于血液和血液制品者等人群由于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较高,故应该作为接种的重点推荐人群。
• 常规剂量(20ug):按0-1-6月程序各接种1剂,共3剂,全程需半年。
• 60μg剂量:通常接种1剂次即可抗体转阳。无应答者先接种1剂,接种2月后可检查抗体,如仍无应答,就再接种1剂次;
• 疫苗可接种年龄范围:高剂量60μg乙肝疫苗接种人群为≥16岁,其他剂量乙肝疫苗全年龄可以接种。
七、戊肝疫苗
与甲肝一样,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急性发病,对于妊娠期—尤其是孕晚期的女性更加危险,病死率为20%-25%,并且在发病后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可以使用。
在我国,虽然戊肝没有过大规模疫情,但现阶段每年的发病人数甚至超过了甲肝,因此对于一些群体居住人员或食品相关工作者都应考虑接种。
提醒:1、 注意饮食卫生,各类食物高温煮熟再食,避免戊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就是保证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喝生水
不吃生食
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特别是海鲜或猪肉(包括内脏)等。
餐具做好消毒
此外,尽量减少在外用餐,且少点外卖,尽量在家自己做,不仅可以保证卫生,还有助于控制油盐,保证饮食健康。
2、 分餐、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由于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因此与戊肝患者共餐也存在一定的感染的可能性,因此要尽量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注意分餐制,且碗筷等餐具要消毒。
3、接种戊肝疫苗加以预防。16岁以上人群均可接种戊肝疫苗,尤其推荐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慢性肝病患者;经常熬夜与频繁在外喝酒就餐者;备孕女性(特别是有流产史,生殖辅助需求女性);老年人;学生;餐饮工作者、集体居住者。采用0、1、6的接种方式,即接种完第一针后,需要隔一个月接种第二针,最后隔六个月接种第三剂。
八、麻腮风疫苗
麻、腮、风分别指代麻疹、风疹、腮腺炎三种疾病,都是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
麻疹曾经造成数亿人死亡,风疹大多症状轻微但可能导致孕妇腹中胎儿畸形,而腮腺炎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因此都需要重点预防。
麻腮风疫苗可以一次有效预防三种病毒导致的相应疾病,但由于是减毒活疫苗,免疫缺陷人群和孕期人群需禁忌。特别推荐准备怀孕的女性在孕前接种。
提醒:成人免疫接种程序
·常规接种:1剂
·没有证据证明对风疹具有免疫力的育龄妇女(风疹抗体阴性):接种1剂。
·与以下人群的密切接触者:接种2剂,间隔最少4周,包括:中学以上教育机构的学生、国际旅行者以及没有证据表明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风疹有免疫力的人。
温馨提示:接种疫苗均需在无发热、腹泻、急性传染病,在3日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及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
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我们每个人特别是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而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不仅能为健康保驾护航,还能节省治疗费用。在预防疾病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在活得更久的同时活得更好,让疫苗接种更好地为我们健康生活助力吧!